阜阳建筑非危房正常使用鉴定流程介绍

2025-07-01
admin

阜阳建筑非危房正常使用鉴定是指针对未达到危险状态(即不属于危房)的建筑,对其结构安全性、使用功能适用性及耐久性进行的系统性评估,以确认建筑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否满足各项功能要求。


被鉴定的1#厂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,单层钢结构,H型钢柱、梁,C型钢檩条,压型板坡屋面,建筑面积约1768.56㎡;2#厂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,单层钢结构,H型钢柱、梁,C型钢檩条,压型板坡屋面,建筑面积约1728.52㎡;3#厂房采用独立基础,单层钢结构,H型钢柱、梁,C型钢檩条,压型板坡屋面,建筑面积约1788.71㎡;精细加工车间采用桩基础,三层框架结构,现浇混凝土梁、板、柱,不上人平屋面,建筑面积约814.38㎡,建筑总面积约6100.17㎡,建于2009~2015年间,特委托我公司进行可靠性鉴定。

图片28.png

根据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(GB 50292)和《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(GB 50144),非危房正常使用鉴定主要包含三大核心内容:安全性、使用性和耐久性评估。安全性鉴定重点关注建筑结构承载能力,需核查梁、板、柱等主体结构的裂缝宽度、变形程度是否符合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要求;使用性鉴定则涉及建筑功能实现,包括楼板振动、墙体隔声等使用性能指标;耐久性评估需结合材料老化检测和环境侵蚀分析,预测结构剩余使用年限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修订的《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》首次明确了"正常使用极限状态"的量化指标,要求建筑在常规荷载作用下,构件变形不得超过跨度的1/250,裂缝宽度需控制在0.3mm以内。这些技术参数为鉴定工作提供了明确依据。


阜阳建筑非危房正常使用鉴定公司开展工作时通常遵循"五步法"程序:


1. 初步调查阶段:收集原设计图纸、竣工验收资料、历次改造记录等基础档案,通过无人机航拍和三维激光扫描建立建筑数字模型。


2. 现场检测环节: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,钢筋扫描仪定位配筋情况,全站仪测量结构垂直度偏差。某省级检测中心数据显示,约65%的既有建筑存在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的原生缺陷。


3. 荷载试验验证:对怀疑区域进行静载或动载试验,某商场楼板鉴定案例中,通过施加1.5kN/m²等效荷载,发现原有预制板存在15%的承载力折减。


4. 计算分析评估:运用PKPM等专业软件进行结构验算,特别要注意2000年前建造的砖混结构,其抗震性能往往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。


5. 综合评级判定:根据损坏程度、使用功能丧失程度两个维度,将建筑划分为A、B、C三个使用等级。


阜阳非危房正常使用鉴定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,侧重于在建筑未达到危险状态时,通过系统性检测评估其 “能否正常使用”,而非 “是否危险”。其核心是保障建筑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、适用性和耐久性,为维护、改造提供科学依据,避免潜在风险升级。建议结合建筑使用年限和实际状况,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鉴定。